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同一太极 首页 同一太极课堂 查看内容

穆小娟:松肩沉肘与开裆贵圆贵虚乃筑基之道

2025-7-16 14:20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29| 评论: 0

摘要: 在习练陈氏太极拳这么多年以后,越来越觉得基本功是重中之重,太极拳的精妙,往往藏于看似简单的一招一式之中,而支撑这一切的,正是扎实的基本功。若将太极拳比作高楼,那松肩沉肘、开裆贵圆(贵虚)便是深埋地下的 ...

习练陈氏太极拳这么多年以后,越来越觉得基本功是重中之重,太极拳的精妙,往往藏于看似简单的一招一式之中,而支撑这一切的,正是扎实的基本功。若将太极拳比作高楼,那松肩沉肘、开裆贵圆(贵虚)便是深埋地下的基石,唯有根基稳固,方能在拳路中展现出绵密、圆活、沉稳的韵味。



一、松肩沉肘:劲力通达的关键

1

“松肩沉肘”看似只是肩部与肘部的姿态调整,实则关乎全身劲力的运化。

• 松肩,并非放任肩部松懈无力,而是要去除肩头的僵紧之气,让肩关节处于自然舒展的状态。如此,肩与背、颈的连接方能灵活,避免劲力在肩部“卡顿”。许多初学者发力时习惯“架肩”,导致力量仅停留在上半身,难以沉至腰胯、传至手足,打拳时便显得僵硬笨重。松肩之后,全身的劲力如同水流,可顺着脊椎上下贯通,做到“力由脊发”。

• 沉肘,则是在松肩的基础上,让肘部自然下沉,肘尖微微朝向地面,形成“曲中求直”的态势。沉肘能护住胸前空间,同时让手臂如同有了“根”,与腰胯的转动相呼应。若肘部上扬或外翻,手臂便易成“浮劲”,既难以抵御外力,也无法顺遂地发出整劲。只有沉肘,才能让手臂在运动中始终保持圆活的弧度,符合太极拳“引进落空”“以柔克刚”的巧劲之道。

松肩与沉肘相辅相成,共同构建了太极拳“松而不懈、紧而不僵”的发力基础。做到这一点,打拳时便会感到肩臂轻盈却暗藏沉稳,动作之间转换流畅,劲力如环无端。



二、开裆、贵圆、贵虚:下盘灵动的要义

2

下盘的稳固与灵动,离不开“开裆”的基础,更需领悟“贵圆”“贵虚”的深层内涵,二者共同构成了太极拳下盘功夫的核心智慧。

• 贵圆,这里的“圆”是指膝关节与胯部在运动中始终保持圆活的弧度。打拳时,膝盖既不能挺直锁死,也不能过度弯曲僵硬,而是要像轴承一样,在屈伸之间维持自然的弯曲角度,与胯部的转动形成呼应。这种“圆”能让下盘如同一个弹性十足的圆弧,既能缓冲外来的冲击力,又能让劲力在腿部灵活流转,避免动作出现棱角或卡顿。比如做“云手”时,重心左右转换,膝盖随胯部自然屈伸,圆活的姿态能让重心始终保持在两腿之间,步法沉稳而不滞涩。

• 贵虚,“虚”并非指无力,而是强调双腿虚实分明、转换灵活。太极拳讲究“实中有虚,虚中有实”,下盘的“虚”体现在非承重腿的灵动上——比如迈出的前腿,虽不承担主要重心,却要保持警觉,膝盖微屈且与脚尖方向一致,如同猫爪轻触地面,随时能根据重心变化调整力度,转为实步。若虚实不分,双腿平均用力,就会像陷入泥沼,既难以前进后退,也无法顺遂地将力量由下而上传递,拳架便会显得笨重呆滞。

“贵圆”是下盘保持弹性与圆活的前提,“贵虚”是步法转换灵活的关键,二者与“开裆”相辅相成:开裆拓宽了下盘的活动空间,贵圆让动作始终在圆弧中运行,贵虚则让重心转换如行云流水。三者合一,下盘才能既如磐石般稳固,又似流水般灵动,为整套拳架提供坚实而灵活的支撑。 

太极拳的基本功,没有华丽的技巧,却需要日复一日地揣摩与练习。松肩沉肘练的是“通”,开裆贵圆贵虚练的是“稳”,唯有将这些细节融入每一个动作,让身体形成“条件反射”,方能在拳路中体会到“由松入柔,由柔入刚,刚柔相济”的真谛。毕竟,高楼万丈,起于垒土;太极千招,始于根基。习练太极拳永远在路上,它是值得用一生去探索的运动。

(穆小娟 拳照)

【作者简介】穆小娟,陕西泾阳人。陈式太极拳第十三代传人,师承名家吴颖锋。中国武术六段,焦作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(陈式太极拳)优秀传承人,国家一级段位制考评员,二级裁判,同一太极泾阳辅导站站长。在全国太极拳邀请赛、全国太极拳公开赛、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赛、中国太极拳草原盛会上屡获大奖;被授予“中国太极拳草原巴特尔”“太极英雄”,编《中国当代太极拳名家谱》。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最新评论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