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长兴
1771-1853,温县(今属河南)人。陈氏十四世孙。立身中正,形若木鸡,人称“牌位先生”。精于陈氏世传拳术。继以王宗岳《太极拳论》的理论,损益陈王廷所创长拳十三势,使其拳路系统化、定型化。为太极拳老架之代表。传授门徒众多,有名弟子有,其子陈耕耘,宗侄陈花悔,陈怀远,杨露禅(福魁)等。
中文名:
|
陈长兴
|
国籍:
|
中国
|
民族:
|
汉族
|
出生地:
|
河南
|
出生日期:
|
1771年
|
逝世日期:
|
1853年
|
职业:
|
武师
|
主要成就:
|
清代陈氏太极拳主要传承人
|
经历
陈长兴先以保镖为业。走镖山东。陈长兴由其父秉旺所传。将祖传长拳一路,一套(炮捶)称为二路,精炼改良,形成后来人称为太极拳之老架或大架。其站桩立身端正,落地生根,不偏不倚,稳如泰山,故人称其为 "牌位大王",无论由人怎样,推、挤、拉、扯,其桩步丝毫不动。
清道光年间,河北广平府永年城西大街“泰和堂”东主,陈德瑚(陈家沟人)雇用陈长兴护院,教店员武术,保店自卫,少年杨露禅,李伯魁(同是永年人),在此学得陈长兴长拳,后来杨露禅随陈长兴再投保镖行业。
晚年,与子陈耕耘加盟北京“得胜镖局”,留在京都设馆授徒。
著作
陈式太极拳十四世祖陈长兴 ,字云亭,著有《太极拳十大要论》、《太极拳用武要言》、《太极拳战斗篇》。他在祖传老架套路的基础上将太极拳套路由博归约、精炼归纳,创造性地发展成为现在的陈氏太极拳一路、二路 (又名炮捶)。后人称为太极拳老架 (大架)。
拳术特点
陈长兴创造性地发展了现在的陈氏太极拳一路、二路 (又名炮捶)。后人称为太极拳老架 (大架)。第一路动作简单,柔多刚少,以“棚捋挤按”四正劲的运用为主,以 “采挒肘靠”四隅手的运用为辅。柔中寓刚,行气运动,以缠丝劲的锻炼为主,发劲为辅。全身内外,动分静和,一动全动,体现柔缠中显柔、缓、稳的特色; 第二路(炮捶)动作复杂,急速紧凑,刚多柔少,用劲以“采挒肘靠”为主, 以“棚捋挤按”为辅;以刚发劲为主,窜蹦跳跃,腾挪闪展,震足发劲。刚中寓柔,体现柔缠中显刚、快、脆的特点。
|